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symaojian.gov.cn/
2025-04-09 来源:十堰日报
记者 纪枫波 实习生 刘嘉瑞 图/本报记者 张建波
四月的春风,宛如灵动的画笔,轻柔地掠过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的山峦,悄然拂过“云上牡丹园”。这片曾经“光秃秃”的荒坡,如今已被6万株牡丹装点得如梦似幻。
4月3日,记者驱车前往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从村口乘坐观光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牡丹花。它们一簇簇、一枝枝沿着山坡肆意绽放,清淡的花香弥漫开来,沁人心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在花团锦簇间,蝴蝶轻盈起舞,花瓣微微颤动,游客们悠然穿行其中,或拍照留念,或轻嗅花香,或信步漫游,尽情沉浸在这美好的春光之中。“天气回暖,牡丹花开得正娇艳,带孩子来这儿转转,亲近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蓬勃生机。”游客王女士说。
在“云上牡丹园”的花丛深处,游客们身姿轻盈,翩翩起舞,用手机定格下这美好的瞬间,欢快的笑声在山间久久回荡。“花开得太美了,今天可得多拍些好看的视频。”当天正在园区赏花的网友“十堰爱上舞林”告诉记者,她和姐妹们一大早就驱车赶来,一踏入园区,便被漫山遍野盛开的牡丹深深吸引,忍不住在花丛中流连,忙着拍照打卡,满心欢喜。
“快看!快看!仙女姐姐下凡啦!”循声望去,只见演员身着绚丽彩衣,在20米的高空之上,精彩演绎着玄女飞天、高空魔方等节目。彩色绸缎与牡丹花海相互辉映,杂技演员以广袤蓝天为背景,上下翻腾,尽情展现着高超的绝活。观众叫好声不断,将氛围推向高潮。
当天,东沟“云上牡丹园”举办首届“国风飞天文化节”。活动期间,主办方精心筹备了丰富多样的节目,还为游客准备了各种美食和饮品,让游客们在赏花之余,尽情享受欢乐时光。
望着眼前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很难想象仅仅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
“以前这儿全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庄稼收成极差。”东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旭蹲在地头,随手抓起一把混着沙砾的黄土说,“过去村民们守着薄田,收入微薄,年轻人无奈选择外出务工。穷则思变,村委会积极联系专家来村里考察,终于找到了新的发展出路。”
经专家调研发现,东沟村的土壤pH值、光照、降水等各项指标,都与牡丹的生长需求高度契合。
“何不试试发展牡丹产业?”专家提出建议。“就咱这荒地,牡丹能长得起来吗?”这一提议,起初让村民们满心疑虑。
在茅箭区政府的积极协调下,东沟村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了百余亩土地,并从山东菏泽引进了优质品种的牡丹,开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从前种地靠天收,现在种花引客来。”60岁的村民周先财如今每天在牡丹园里忙碌穿梭,他已熟练掌握修剪技巧,能精准地修剪出精美的牡丹造型。
“赏花”所带动的经济效应日益凸显。东沟村的农家乐、民宿以及各类农产品销售也随之火爆起来。
依托东沟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回十堰创业的王启迪开办了东沟村第一家民宿——桃源人家。“游客们特别钟情于这种田园生活。如今村里住宿环境越来越好,游玩的项目也日益丰富,游客从以前的‘半日游’,逐渐变成了现在的‘两日游’。”王启迪介绍,随着东沟村的人气越来越旺,她又陆续开设了蛙声十里、云上微宿、山顶美宿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民宿,还增设了陶艺坊、扎染坊等手工体验场馆,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
村民罗琴在“云上牡丹园”附近开了家农家乐。“花开之后,我们的生意愈发红火,周末每天接待量超100人,收入约5000元。”她告诉记者。
东沟村以红色文化为丝线,以生态旅游为画布,精心绣出一幅农文旅多元融合、多彩丝线交织的“云上丹青图”,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让90%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4年,东沟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5万元,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
站在东沟村景区的观景台上极目远眺,牡丹花正争奇斗艳;500米长的长廊里,紫藤花已含苞待放;满山的杜鹃花、月季也生机勃勃,正暗自酝酿着下一个“赏花”季,源源不断地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你方绽罢我登台,四季花潮滚滚来,月月皆逢花盛景,芳菲不断乐开怀。从曾经单纯的“靠天吃饭”,到如今蓬勃发展的“赏花经济”,东沟村的华丽嬗变,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伟大进程中的生动注脚与鲜活范例。
主办:中共茅箭区委 茅箭区人民政府 承办:茅箭区政府办 鄂ICP备06007886号-5
联系方式:8787751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140号
网站标识码:4203020007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武当路71号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