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政府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92号建议的答复
柯海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茅箭争创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规划引领
当前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过时效期,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仍未完成。示范区的开发应综合考量开发范围内建设现状、交通网络、地势地貌等因素,实时对接正在编制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开发范围内片区规划。
一是科学布局交通网络。依托已建成的东风大道、和谐大道、龙门大道、东益大道、许白路及正在建设的武当路复线、航空路等城市主干道,优化道路交通流向及连接方式,确定开发建设的路网“骨架”。
二是科学划定功能分区。根据建设现状及山体现状,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合理确定开发范围内的产业聚集区、人口聚集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分区,力求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三是科学确定用地结构。根据路网设置和人口、产业、自然山体分布,合理确定开发范围内居住、公共、服务、商业、工业等各类用地的布局和比例,构建舒适、边界的居住生活圈,提升城市品质,吸引产业和人才聚集。
四是科学定位优先产业。根据区发展战略、招商计划、功能定位,科学制定示范区准入清单及负面清单,促进示范区产业集中,科学制定示范区优先发展清单,配套支持政策,促进核心产业发展。
二、分布适度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存量。开发范围内建成区多为产能落后工业企业及底层居民自建房屋,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应以就成改造等方式进行城市更新,以产权调换、上楼安置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腾退土地用于开发建设。
二是适当减少增量,当前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紧缩,同时开挖山体堆土区域难寻、成本较大。示范区建设应以利用存量为主、适量新增为辅的方式整合开发。
三是分步实施开发。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应以分步实施的方式,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开发交通便捷、拆迁量小、土地价值较高的区域,回笼资金,减轻财政压力。
三、当前工作进展
目前已委托中工武大设计有限公司正在对示范区开发范围开展城市分区级概念性规划的研究编制。茅箭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东起龙门五路,西至东风大道,南起武当路复线沿线(包含朝北沟片区及战马沟片区),北至西武高铁(汉十段)。总面积约 41856388㎡(62784亩),预计腾退土地约 20252869㎡(30379亩)。分三个片区(朝北沟片区、陈罗片区、泗河片区),对每个片区进行腾、拆、改、挖四大方面进行了测算(住宅拆除、厂房拆除、非永久保留山体开挖)。该项目考虑高压迁改因素纯利润约77.37亿元,不考虑高压迁改因素纯利润约61.79亿元。
茅箭争创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议很有前瞻性,为茅箭区的发展绘出了一幅美好蓝图,但实现这一愿景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下一步,开发区将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和有关政策规定,全力配合此项工作的实施,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并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
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政府
2021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