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箭区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10年06月24日 13:47:12
发布机构
文号

茅箭区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1月6日在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代理区长   叶战平

各位代表:

  我受第五届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区五届一次人代会以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发展的主题,依靠全区人民,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十堰市的投资首选区、经济首富区、文明新城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㈠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比1998年增长1.26倍,年均递增1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500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6亿元,比1998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42.66%;农民人均纯收入2470元,比1998年增加318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全口径),比1998年增加2737元;农村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全口径)分别降至50%和3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17:46:37调整为2.5:30.8:66.7,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998年的10家增加至40家,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119个、技改项目127个;预计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亿元,比1998年增长3倍,普林工业园等园区迅速崛起,软件、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发展加快。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大型批发市场达到8个,京华、丰融等仓储式商贸企业迅速成长壮大,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业态应运而生,预计全年实现商贸销售额40亿元,比1998年增长1.67倍。旅游业方兴未艾,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600万元,伏龙山生态游、农家乐休闲游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互通的特色产业,农村经济整体活跃。

  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过去五年是建设项目最多,城乡面貌改善最为显著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8亿元,引进项目153个,实际利用内资3.83亿元、外资691万美元,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重点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7个,吸引40多家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35%。实施了茅塔路、大坪路油路铺设工程,贯通硬化了马赛路,累计改造乡村道路94.59公里,新修村组道路128.79公里;新建桃花岛、桃花湖、桃园3座水库。完成退耕还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7.2%,新建沼气池400口,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赛武当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运作。改造城区泥巴路56条,武当路人行道彩砖铺设、建筑物外观改造顺利完成,吴家沟、徐家沟商住小区开发取得新进展,城区面貌进一步改观。区政府办公大楼、区军事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办公条件明显改善。

  ㈢改革实现重大突破。企业改革稳步推进,58家国有集体企业有53家实现了民营化。农村税费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农民年均人平负担比1999年减少105.66元,减幅为83.43%,精简乡镇(街办)内设机构41个,村、组干部分别减少32.5%、74%。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54个居委会合并为31个新型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全面实施,覆盖面达到71%。政府机构改革、城镇职工三项医疗制度改革、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区乡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等各项财政改革进展顺利。

  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5.1%。顺利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考核复查。新建扩建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中考成绩连续5年位居城区前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7%,我区成为全省7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之一。农村初保达标率、合格村室达标率、甲级村达标率分别提高到88.8%、100%和96%。防治非典工作取得胜利。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涌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56家。广播电视实现乡乡通光纤,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计划生育率达到99.4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81‰以内。社会保险已涵盖养老、医疗、失业等多个方面,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1.14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建立社区晨晚练场所50多个,社区文化团体增加到100多个,五堰街办荣获全国先进体育社区称号。档案、老龄、地方志、民兵预备役、双拥、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Page]

  ㈤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政府坚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重大问题与人民政协协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意见、建议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0%。37个村委会换届实行直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新步伐。“三五”普法顺利结束,“四五”普法开局良好,我区被评为全省普法工作先进区。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群防群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依法加大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辖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㈥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活动,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服务承诺制,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25项。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政府先后在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培植财源等方面出台指导性政策,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到,没有区委的正确领导,没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政府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开展,改革开放的各项措施就不可能得到有力推行;没有区人大的监督和支持,政府工作就没有法律保障,依法行政就是一句空话;没有人民政协、群众组织和社会各界朋友的监督和支持,就不可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没有人民群众创造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获得改革创新的蓬勃活力和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没有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体公务人员的扎实工作,就不可能形成运转协调、令行禁止的工作机制。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区委、区人大、区政协的各位领导,向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区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区基层干部和公务人员,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茅箭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也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主要是:工业规模小,装备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工业整体素质还不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中介服务、金融保险、证券交易等新型服务业发展迟缓,传统服务业档次不高;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加大,失地农民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农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作为十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人文氛围尚不浓厚,区位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工作方式、执政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就是要通过本次大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制定措施,在今后的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未来五年,是茅箭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茅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上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随着体制环境的不断优化,各类市场主体的充分发育和各类资本的充分涌流,我们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东风日产合资后,十堰作为中重型商用车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将面临整合开放的市场机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十漫高速公路的开工、十堰海关的设立和东风大道、重庆路的建设,将形成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和消费需求,为我们拓展发展空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建设机遇。从茅箭发展现状看,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更加活跃,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区委的领导下,全区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政通人和,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把茅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Page]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线,以实现工业化目标为重点,立足区情,审时度势,加快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生态旅游区建设,不断创新思路、产业、环境三大优势,为早日把茅箭建成全市的投资首选区、经济首富区、文明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14.87%;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2.2%;商贸销售额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4.87%;财政收入5.2亿元,年均增长14.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年均增加10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口径)4000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区人口比重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群众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权力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未来五年,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㈠壮大工业经济,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举措来抓,提高工业发展的集中度和规模效应。根据产业特色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促进园区内外生产、加工、研发、销售等环节的衔接配套,增强产业辐射和聚集能力,使东城工业园区工业产值达到25亿元,成为十堰市新型工业化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茅箭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抢抓东风日产合资带来的发展机遇,整合辖区汽车零部件产业资源,推进联合重组,引导和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品配套紧密、加工深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力争培育1—2家在国内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以信息化、机电一体化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传统汽配工业。大力发展汽车电子、软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工业结构,使高新技术对新增产值的贡献率达到80%。

  ㈡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坚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旅游产业开发相配套,农村产业结构同市民消费需求相衔接,以旅游业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活跃。用足用活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农村供水、道路、通讯、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立足资源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开发和市民消费需求,大力推进高山无公害蔬菜、优质经济林、花卉苗木、中药材、土特农产品等基地和产业建设;提升“农家乐”产业档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整合辖区旅游资源,构建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开展办节办会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促销活动,推进以伏龙山为龙头的旅游资源开发,把农村建成旅游区,把景区建成后花园。

  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尽善尽美地为党政机关和驻区单位服务,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氛围,带动传统服务业上档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面向社会公众消费,充分挖掘为驻区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潜力,重点开拓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养老保健等社区公共服务业,为广大居民和驻区单位提供一流服务。着眼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代理等中介服务业,加快培育证券、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挥区位优势,培植汽车交易、建筑材料等特色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支持京华、丰融、虹桥等企业建成主业突出、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性商贸龙头企业,提升中心城区商贸辐射功能。加快宾馆餐饮服务业改造,新增1—2家三星级以上宾馆;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业,力争2008年年吞吐量上亿元的物流企业达到5家。[Page]

  ㈣加强项目建设,培植经济发展的后劲。紧跟国家产业政策,组织申报一批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国家、省市投资方向相吻合的项目,包装推介一批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招商项目,精心实施一批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建设项目。按照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和生态旅游区的整体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顺应东风大道开通和东城工业园发展带来人流、物流增加的趋势,实施马家河下游流域的综合治理,整合东城开发区至鸳鸯乡土地资源,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区;抓好许家棚高速公路出口段、大川镇等地小城镇建设,拓展城区发展空间,推进郊区城镇化。打通硬化茅塔至五步河、大川至营子公路,构筑南部生态旅游区的交通环线。加快乡村道路改造,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扩大农村集中供水面。实施城乡道路绿化工程,完善伏龙山生态保护、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推动自然保护区功能升级。

  ㈤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利用,到2008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化解“普九”债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支持区人民医院上档升级,向特色化方向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争创全国计生优质服务示范区。发展广播电视、通讯事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加强文化馆、档案馆、民俗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建设,建立一批覆盖城乡的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做好首部茅箭区志的编纂工作。落实保护环境和国土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居民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㈥推进体制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积极深化企业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总体要求,推进产权人格化和职工身份社会化。依法严格保护各类产权,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农村资源有序流转机制,完善土地流转办法,运用市场机制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开发山水旅游等特色资源,逐步实现资源开发、扶贫开发和生态旅游建设市场化;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政事分开、分类管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全面推行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实行政府控制编制总量、单位自主聘用干部职工的用人新机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㈦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勤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围绕社会公共需要,确定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建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框架。推进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中心,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平台,以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为基础的财政制度综合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开展政府信用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逐步建立重要行政行为听证会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办公信息化,2008年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加强公务员队伍培训,落实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Page]

  三、2004年政府工作安排

  根据“十五”计划目标和茅箭发展实际,建议2004年全区经济社会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14.3亿元,同比增长19.2%,商贸销售额47亿元,同比增长17.5%,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25.5%,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2570元,比上年净增100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同比增长25%。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㈠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巩固企业民营化改革成果,引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管理、用工、分配等内部制度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全面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加强招商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力争全年利用外资350万美元、内资1.5亿元。大力培育各类行业协会,积极支持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健康发展。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培植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重点抓好普林工业园汽车钢圈齿轮、择善缘家居大市场等工商业项目的跟踪服务,促其尽快投产运营;支持普林等工业企业扩张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引导京华等商贸企业跨区域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5家,销售额过亿元的商贸企业达到7家。

  ㈡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完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增强园区载体功能,重点加快东城工业园、恒龙电子工业园、鸿鑫软件园三大特色产业园建设。理顺东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运行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力以赴为各类园区在规划、用地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业主安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工业园区按照产业定位和规划要求引进项目,促进与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聚集,2004年东城工业园工业总产值力争超过7.5亿元。

  ㈢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简化审批手续,出台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服务业,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投资服务业。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文化娱乐、物业管理、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改进行政办事方式,坚持推行“一站式”服务,实行全程办事代理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推进行政提速,实施服务承诺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水平,最大限度地为服务业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整顿和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开展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价,加快诚信体系建设。

  ㈣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抓好枧槽、东沟、大坪、大沟、马家河、小川、大川7个省级重点贫困村的开发,多渠道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进一步落实对口帮扶、结对帮扶责任制,把扶贫开发同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重点抓好万亩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启动1000亩林药间作基地项目,实施30万只土杂鸡饲养和783户生态搬迁、人畜饮水等扶贫开发项目。加强农村公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村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茅五路等两条公路的申报立项和项目前期工作,硬化东沟、吴家、枧槽等村组道路15公里,改造维修村级公路30公里。进一步加大科技文化扶贫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产业扶贫的科技含量。

  ㈤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机构编制刚性化、法定化。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探索“以钱养事”的新路子。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税收征管、农民负担监管、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乡镇和村级财务管理等四大体系,积极化解村级债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精简乡镇机构及人员。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社区与区直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关系,构建社区依法自治的管理机制。

  ㈥加快建设公共财政。按照一要吃饭、二要运转、三要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教师干部工资、医疗保险、低保等重点资金支出;稳步提高公务员收入水平,离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适当增加机关运转经费,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努力保证科技、教育、卫生、计生等法定支出;合理安排社会事业发展支出;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通过资源换资本、存量换增量等市场化手段筹集建设资金。推行部门预算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政府部门实施公务用车改革,严格控制政府部门更新、新购车辆。稳定完善乡镇、街办财政体制,提高各级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落实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财务集中核算等制度,完善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办法。建立预算执行效益评价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廉洁的财政运行体制。[Page]

  ㈦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把挖掘社区资源优势同建设商贸服务区、发展社区服务业结合起来,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探索土地置换、房地产开发等盘活社区资源的新途径,发展壮大社区经济。整合社区资源,扩大社区服务面,采取引导社区自办、吸引业主创办、鼓励驻区单位联办等方式,实现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运作机制市场化,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把文明社区建设作为文明新城区建设的细胞工程来抓,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门栋、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互助、和睦的人际氛围和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建立和完善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社区干部的管理和培训,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府投入20万元,逐步把合作医疗发展成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合作医疗全覆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多渠道筹措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帮困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妥善安排失地农民生活出路。大力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落实援助就业困难人员的政策,健全区、街、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完善就业培训机制,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㈨统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快区科技培训、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全区信息网络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巩固和完善以寄宿制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形式。加快农村学校危房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抓好鸳鸯卫生院综合楼、区人民医院医疗陪护中心等工程建设,改善城乡医疗条件。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居民整体道德水平。抓好“四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继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

  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紧紧依靠区委的坚强领导,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主动争取监督和支持。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政府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形成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抓工作的局面。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职能,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和完善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价制、责任追究制,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工作落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机制上、制度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茅箭建成十堰市的投资首选区、经济首富区、文明新城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