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箭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10年12月29日 14:57:59
发布机构
文号

                             茅箭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2月29日在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区长 赵 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茅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及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茅箭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推进经济跨越发展,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开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不断完善思路,丰富发展举措,综合实力大幅攀升。2006年,区七次党代会在全力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建设四大功能区,打造十堰东部新城区的发展思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新成果,站在新的起点,2009年区委、区政府响亮提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战略,全面引领茅箭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5亿元,是"十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3.9%;工业总产值140亿元,是"十五"末的5.5倍,年均增长4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年均增长21.7%;财政收入8.8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亿元,是"十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3.7%。2008、2009年在全市县市区综合目标考评中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三名。
  狠抓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十五"末的1.5:35:63.5调整为0.7:52:47.3。汽车主导产业迅速壮大,东风实业车辆公司、驰田专用车公司、正和车身公司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整车和总成企业相继建成、扩能、投产,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3家,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居然之家、武商集团等大型商贸集团落户茅箭,火车站商贸经济圈扩容升级,鄂西北小商品批发等专业市场繁荣发展,金融、物流等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以旅促农"持续推进,A级景区达到6家、星级农家乐达到50家,新建生态茶园3000亩、金银花基地8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面积发展到5000亩,传统农业加速向特色农业、观光农业转变。
  积极抢抓机遇,全力协调服务,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坚持每年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4亿元,年均增长55.3%,为"十五"时期的9.3倍。大川500千伏变电站、泗河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马家河水生态整治工程进展顺利,总面积达10万m2的赛武当广场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十堰东部新城区的地标性建筑。天津路、重庆路、许白路和上海路建成通车,香港街、深圳街改造升级,南部山区"三纵一横"旅游环线路网初具规模。启动乱石麻沟片区建设用地整理,修编驼鞍沟片区控详规,开发普林二、三期和鸳鸯、郑家沟等片区土地6000余亩,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大,东部新城区渐具雏形。
  强化责任意识,创新城市管理,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深入开展"三城联创",扎实推进 "城管进街办",加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强力推进社区建设,以柳林新村社区等为试点探索开展"八进社区"活动,基本完成26个社区"一门式"服务大厅建设,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创建示范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新一轮扶贫开发取得新成绩,减少贫困人口3964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赛武当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林业局、环保部评审。
  深入推进改革,努力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迸发。农村税费、林权制度、乡镇综合配套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教师绩效工资、公务员工资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试点稳步实施,村(居)财务"双代管"进一步落实。成立区城投公司、金融办和东风工业园行政服务中心,组建了信用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大力推行"以钱养事",累计购买公益性岗位785个。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5198万美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33.7亿元,实现外贸出口2.2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5.9倍、5.1倍和93倍。

[Page]
      重手推进社会事业发展,高度关注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广泛推广科技实用技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普九"债务化解通过省检查验收,获得全省"办人民满意教育先进区"称号。全力服务第三届、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成功举办建区25周年文艺晚会和社区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获得"全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4.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8%。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制度全面落实,累计5.5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17555人,新增就业岗位12545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320元、3720元。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五五"普法圆满完成,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区"、"全省集中处理群众信访突出问题先进单位"称号。
  各位代表,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围绕"保三争二望一"目标,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的良好开局。"头号工程"--东风商用车8万辆重卡新工厂落户茅箭并开工建设,东风实业车辆公司5万辆整车项目创造了从开工到新车下线仅用119天的"东风实业速度",正和10万套车身扩能项目三期工程、驰田公司2万辆专用车扩能项目推进顺利,同创公司正式签约,普林工业园三期15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5家,较上年增加30家,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开稳走,实现单月产值连续9个月超10亿元的历史新纪录。五堰商场改造升级完成,九州通医药物流项目即将竣工,火车站商贸经济圈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积极组织抗灾自救,战胜了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实现了当年受灾,当年恢复。大川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全面铺开,百公里观花长廊和高速公路景观带建设取得良好效果,郧十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完成五茅路口滑坡治理,茅大路、五赛路、茅塔路改造完工或趋于完工,市博物馆评定为4A级景区,东沟红色旅游区升为3A级景区,成功举办"中国·赛武当(十堰)自行车邀请赛暨第四届登高节"和"百家旅行社游茅箭"系列活动,茅箭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八进社区"、"创卫进庭院"活动扎实开展,改造背街小巷道路18条9.8公里,安装背街小巷路灯906盏,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省级评估。东风工业园环境综合治理初见成效,跻身全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模范试点区。首届《茅箭区志》编修完成,通过省市专家终审。人事、审计、物价、侨务、广播电视、档案、人民武装和双拥共建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十件实事"稳步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要把茅箭的改革、发展和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准确把握形势,找准发展定位,走符合茅箭实际的发展之路;必须锐意创新,勇于担当,积极应对挑战,敢于破解发展难题,用加快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始终坚持项目第一载体,全力推进打基础、管长远的重点项目建设;必须凝心聚力,团结协作,集中广大干部群众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经验和体会是我们多年工作实践形成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必须长期坚持和发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有效监督、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直各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全区上下奋发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茅箭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Page]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区域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质量还不高;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具有辐射带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平衡,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扶贫解困等需求的不断增加,项目拆迁安置补偿存在诸多矛盾和困难,财政压力加大;受土地资源环境的制约,发展空间急需拓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努力通过加快发展逐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茅箭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发展的升级转型期、社会管理的创新攻坚期。我们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宏观政策带来的机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促进中部崛起、新阶段扶贫开发和南水北调生态补偿等重大政策的深入实施,必将加快我区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面升级转型,为我们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二是省市实施系列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湖北加速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城两带"、"一统三分"和市县对接战略,实现城区"四个一百"目标,对茅箭拓宽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聚集生产要素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三是东风公司振兴发展带来的机遇。东风商用车公司实施"863振兴计划",东风8万辆重型车新工厂如期建成达产,无疑将会优化茅箭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成为我们壮大汽车产业实力、提升经济总体水平的强大引擎。四是茅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日益雄厚的产业基础。随着十宜铁路、武当山机场、郧十高速、武西高铁的相继建成,十堰作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将逐步确立,茅箭对外交流和扩大开放的渠道更加畅通,主导产业振兴崛起更具优势。五是加快发展、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奋斗,全区上下发展思路越来越明晰,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茅箭完全具备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软硬环境。只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审时度势,居安思危,趋利避害,就一定能够实现"十二五"发展的新跨越,不断把茅箭经济社会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目的,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人才兴区、生态立区、开放活区和重大项目支撑发展战略,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开创茅箭跨越发展崭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实现"六个倍增"。即地区生产总值较2010年增长3倍,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32%;工业总产值增长4.5倍,达到1000亿元(含东风板块),年均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倍,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27%;财政总收入增长2倍,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倍,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倍,累计达到610亿元,年均增长30%。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在"十一五"基础上下降1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5%。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㈠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千亿产业集群。以建设千亿级新型工业集聚区为目标,加快实施东城开发区总体规划,完善东风工业园产业集群规划,进一步做大整车,做强总成,做精关键零部件。到2015年,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200家,产销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0家,其中过200亿元的1家,50亿元的1家,30亿元的2家,10亿元以上的10家;整车产销量达到30万辆。着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力争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0%以上;湖北名牌、湖北著名商标产品分别达20个以上,争创3-5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建设现代商务中央区。坚持商贸服务与城市建设联动发展,大力提升火车站商贸经济圈、五堰和六堰城市核心商圈档次,推进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和重庆路沿线商业开发,大力发展文化娱乐、特色餐饮、休闲健身等生活型服务业,鼓励引导企业发展研发设计、专业商务、信息咨询等生产型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开展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和技术成果中介交易,发展仓储物流、商贸服务物流、生产资料物流,引进沃尔玛等商业巨头入驻,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力争到2015年,全区三产业营业额达到1000亿元。[Page]
  做强旅游产业。按照全区全域旅游的思路,高标准创建赛武当、紫薇岛、东沟等4A级景区,把大川镇建成"湖北旅游名镇",把茅塔乡建成省级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构建东部工业园区工业观光游、南部山区生态休闲游、西部城市商务区购物娱乐游,中部高校园区人文景观游、北部泗河(万家坪)城郊水体游线路。力争到2015年,全区年接待游客达6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
  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按照十堰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布局,坚持"东拓、北扩、西进、南优"的思路,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等与周边区域的对接,以驼鞍沟为中心,积极谋划建设万亩东部工业新区,提高城市吸纳承载能力,基本形成50平方公里、45万人口的东部新城区框架。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改造城市棚户区、农转商集居区,广泛开展"创卫进庭院"活动。以东环路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林荫大道Ⅰ号、Ⅱ号线和七里路,建成机场路、和谐路、标致路,改造吉林路。切实完善城市公益基础设施,将城市景观建设与城市园林绿化、文化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不断加强社区、村(居)委会建设,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努力实现"三城联创"目标。
  加快新农村建设。按照"市级试点、省级标准",把大川镇建成全市"一统三分"战略先行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抢抓建设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好机遇,用足用活政策,整合包装项目,辐射带动辖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茅塔乡要充分挖掘优势产业,打好生态绿色牌,积极探索产业富民强乡的新路子。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高效节水示范工程。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乡村公路45公里,实现100%村组通水泥路,打通茅官路,完成南部山区"三纵一横"路网建设。大力抓好茶叶、金银花、蔬菜和特色养殖业生产,坚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村,村级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5万元以上目标。鼓励兴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强化乡村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完成3个乡镇20个行政村新农村建设和17个城中村改造,建成37个农村新社区,城镇化率达到98%。坚持实施开发式扶贫,每年选择3-4个村,集中投入50-100万元资金实行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到2015年,全区贫困村基本消除,低收入人口减少80%以上。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抢抓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良好的绿色生态体系。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管理,建成大川、茅塔、赛武当等垃圾处理场,基本完成马家河、茅塔河河道治理,完善排污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大力治理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污染,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与节能技术,建成全国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范区。
  ㈢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思路,把项目建设当作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科学判断市场发展趋势,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投入,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包保项目责任制和项目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倾注精力抓项目,挖掘潜力争项目,凝聚合力建项目,着力抓好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策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的骨干项目,力争每年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形成滚动发展的项目工作格局,真正发挥项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
心组织谋划重点项目。"十二五"时期,预计实施各类重点项目271个,总投资近800亿元。依托投资23亿元的东风8万辆商用车新基地的支撑作用,组织实施投资5.5亿元的双鸥工业园、投资4.5亿元的冠达汽车玻璃扩能、投资3亿元的东风实业车辆公司新基地二期建设、投资3亿元的正和10万辆车身扩能等工业项目。大力推进投资80亿元的天津路商业服务区开发、投资100亿元的上海路北片区开发、投资16亿元的阳光四星级大酒店、投资12亿元的十堰大学老校区开发等服务业项目。全力推进投资10亿元的武当山机场、投资5亿元的林荫大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投资3亿元的天然气综合利用、投资1.8亿元的市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积极推进投资1亿元的泗河流域水生态整治修复、投资10亿元的驼鞍沟山地整理等生态环保项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Page]
  ㈣致力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决策机制,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城投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认真研究、积极完善财政体制,集中新增财力优先保障新农村建设、"三城联创"、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投入,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园区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下大气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力开展项目招商、会展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坚持以资产引技术、以市场引项目,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资本,扩大引资规模,拓展引资领域,提高引资质量。优化涉外经济环境,落实出口退税等外贸出口扶持政策,努力扩大出口贸易,不断壮大外贸出口主体和出口实力。力争到2015年,利用市外境内资金达到20亿元以上、利用外资达到3000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5亿美元,年均增长均在10%以上。
  加快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城中村"改造,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引导城中村拆迁农民集中上楼安置,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鼓励企业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用地容积率,实施"零征地"扩能。加强村级集体土地管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深入开展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实施开山整地,"十二五"期间完成山地整理1万亩以上,为茅箭持续快速发展培植后劲。
  ㈤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关注民生工作。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执政理念,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建立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使贫困群众、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十二五"期间,要强化工作措施,优先增加教育投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幼儿教育和继续教育。坚持科技兴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利用高校园区人才优势,建立爱才、聚才、用才、留才的新机制。加快发展文体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发扬民主,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性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和谐茅箭夯实基础。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亿元,增长23%;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35%;财政总收入10亿元,增长13.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亿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Page]
  ㈠坚持抓重点,攻难点,加快工业转型致力壮大汽车产业。积极服务"头号工程",加快推进东风商用车8万辆新工厂建设,尽快完成山上片区1400亩场平工程,如期建成东风大桥,力争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形成4万辆整车装配能力。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加快驰田2万辆专用车扩能项目建设,力争明年产销突破10亿元,上交税收突破1000万元,成为我区民营工业企业第二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跟踪服务东风实业5万辆整车扩能项目,使其尽快达产。协调正和三期10万辆车身扩能快速推进,大力推进同创150万套同步器总成扩能建设,争取新厂区主体工程完工。全面启动双鸥公司迁建,加快申龙滤清器扩能项目建设,不断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启动东风实业10万辆车厢项目建设,力促金点石微型车身总成、十金公司5万辆车架、普林工业园二期项目建成投产,普林三期15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达到30%。
  努力改善产业结构。以优化调整经济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创新型、集约型、环保型企业,逐步形成多元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十堰产业振兴规划方案,围绕延长汽车产业链,提高协作配套能力,推进冠达汽车玻璃扩能项目建设,确保华昌达装备工业园项目上半年投产,年内争取实现上市,填补十堰上市企业的空白。支持飞纳科公司做大做强,开工建设恒瑞达1万吨涡流纺纱项目。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轻工产业,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伏龙山珍公司香菇、黑木耳等系列绿色食品开发,推进文德硬件防火墙项目建设,力争润龙生物纸浆项目投产见效,跟踪服务对接喜之郎、东风富康30万吨汽车专用钢材配送中心等项目,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倾力打造特色园区。加快东风工业园规划、环评编制审批工作,统筹推进园区规划建设,发挥园区集聚和辐射效应。大力落实支持开发区发展的政策举措,下放有关统计口径,整合相关资源,壮大开发区的规模和实力,实现省级开发区考评争先进位。扎实开展"五月行动计划",启动黑龙江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普林工业园二期厂区环形道路和环境美化,高标准完成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筹备工作,以全新面貌迎接会议成功召开。强化东风工业园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服务机构,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完善征地拆迁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推进乱石麻沟、驼鞍沟等片区山地整理,力争全年新增建设用地3000亩以上,更好地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㈡坚持建设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创造商贸物流新优势加快核心商圈建设。坚持突出重点、配套发展,努力扩大服务业规模。推进居然之家二期生活馆建设,全力服务十堰职院老校区金拇指财富广场23万m2商务楼宇、武商集团十堰人民商场10万m2购物中心、荣洲大市场9万m2汽车展销中心、沃尔玛2万m2购物广场建设,启动上海路文化旅游商贸城、天津路千亩商居开发建设,推动服务业向集约化、高端化、现代化发展。积极开展"楼宇招商",吸引一批知名企业、研发机构、中介组织和服务型企业入驻,促进茅箭商贸服务业全面提档升级。
  发挥火车站经济圈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十堰财校农贸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开工建设张家沟武当国际钢铁物流园、鄂西北农副产品批发中心。积极推动以汽车消费、休闲购物、餐饮美食等为主题的商贸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经济圈辐射和流通服务能力。力争年销售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达到34家,10亿元以上的达3家,实现销售额110亿元,增长10%。
加快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以东部新城主干道为轴心,大力发展汽车4S店、金融网点、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兴业态,确保九州通医药物流项目上半年投产运营,开工建设群利汽车物流园、亨运物流园。大力支持寿康、鑫城新合作等商贸龙头企业进一步向社区延伸,向农村拓展,发展连锁店,设立便民点,扩大覆盖面,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Page]
  ㈢坚持抓试点、办示范,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突破性发展生态旅游业。继续推进百公里观花长廊建设,在茅大路、马赛路、五茅路等道路沿线栽植花木2万株、播种花草3万m2。抓紧实施紫薇岛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尝试转让东沟景区经营权,确保赛武当4A级景区创建成功。认真落实《茅箭区旅游促销奖励暂行办法》,对旅行社组织游客到南部山区旅游给予补贴奖励。培植建设一批特色农家乐,优先对转移安置当地群众就业、就地消化使用农副土特产品的农家乐给予扶持奖励,强化农家乐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顺利挂牌,并积极组织实施升级后的建设开发管理工作。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标准建设大川菜地,建好大坪村南水北调后备蔬菜基地,扶持浪溪、段家等村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理顺茅塔新建茶园的经营体制,明晰产权关系,加强日常管护和技术服务,使其尽快发挥效益,力争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茶叶基地落户并开工建设。加快岩屋等村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养殖。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唐家、卡子等村积极稳妥试种1000亩金银花,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激励和约束机制,设立奖励基金,加强指导扶持,强化管理考核,增强村组集体经济实力。
  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完成大川镇新农村集镇规划编制,大力推进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先行在大川村、鸳鸯村、徐家沟村、堰口村等地开展农村新社区试点建设,争取将其建成全市农村新社区的示范点。广泛开展"城乡结对帮扶",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和扶贫到户工程,积极开展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实施百二河上游综合治理,新建高效农业配套灌溉示范基地500亩。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㈣坚持招大商,抓大项目,培植区域经济发展后劲全力抓好项目建设。2011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70个,年度计划投资56亿元,其中东风商用车8万辆重卡新工厂、正和车身扩能三期等工业项目14个,投资13亿元;十堰财校老校区开发、十堰职院老校区开发等商贸项目18个,投资27亿元;林荫大道Ⅱ号线、乱石麻沟山地整理等基础设施项目18个,投资11亿元;百公里观花长廊等新农村建设项目10个,投资0.5亿元;群利工业物流园等招商项目10个,投资4.4亿元。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采取灵活招商方式,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注重招商选资,招大商、引效益好的项目。规范招商引资工作程序,重奖招商引资有功单位和个人,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按其实际到资额分别给予5‰、1‰奖励。继续实施"五个一"和"两个隔离、全程服务"工作机制,向重点项目派驻"八大员",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全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1.73亿元,利用外资1367万美元,同比均增长10%。
  ㈤坚持抓基础,强管理,全力推进"三城联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服务天然气、郧十高速公路、武当山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林荫大道Ⅱ号线、中岳路、吉林路建设,确保东环路竣工通车,完成五茅路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尽快实施马赛路出口生态旅游路提档升级,支持城市公交场站建设,加快建设东部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一批山体公园、街头游园、垃圾中转站及标准化公厕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入开展"三城联创"。进一步强化街办、社区属地管理责任意识,继续推进"城管进社区"和"片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市容环卫保洁无缝化管理模式。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充分借鉴老虎沟农贸市场治理有效做法,规范提升区属农贸市场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创卫进庭院"工程,深化"市容环境达标街道"、"市民满意路"创建活动,重点整治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污水明排、垃圾暴露现象。高起点编制"城市客厅"建设规划,高标准抓好迎宾大道及沿街建筑物立面净化、美化工作。认真做好市民投诉的反馈办理,收集整理创卫档案资料,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检查验收。[Page]
  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持和谐发展良好局面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加快建设许家小学,改造火车站小学、西坪小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师生安全。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成武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及时提供计生优质服务。强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力度,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筹建茅箭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胡家、回船、鸳鸯等拆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拆迁群众上楼安置具体方案,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大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力度。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推进人民武装规范化建设,提高国防动员、征兵及民兵预备役建设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继续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力创建"全省优秀平安区"。
  加强政府作风建设。实施依法治区方略,完善政府工作规程,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务实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作用,坚持重大问题民主讨论、集体决策,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坚持政府集体学习制度,注重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落实力,真正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强化行政问责追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操作、在监督下运行。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位代表,2011年,区人民政府将继续办好十件实事:①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培训、就业工作,辖区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培训1500人,帮助1000人实现再就业;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00人。②在3个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1个街道文化中心、15个社区文化室配套文化设施,新建2条全民健身路径。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参合农民"一卡通";实施3个农村福利院改造升级工程,实现300名愿意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④为200名经济困难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完成鸳鸯中心小学回迁,为200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为100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小学生500元/年、初中生750元/年)。⑤进一步增强村居基层保障能力建设,每个村保障经费新增1万元,达到2.6万元/年;每个社区保障经费新增3万元,达到11万元/年。⑥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生产生活保障工作,妥善解决被拆迁农民住房问题,将失地困难农民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保障范围。⑦完成胡家村到枧槽村漫水桥建设,维修大川至五条岭8公里旅游公路,改造通村公路5公里。⑧加强北京路、许白路、施洋路沿线,坡沟、柳小巷等农转商居民区,银杏小区、顾家村、老街社区等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扶持梅子、吉祥、如意、银杏二期等安置小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⑨改造城区泥巴路5公里,继续推进背街小巷路灯安装工作,完成赛武当广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⑩完成东风工业园综合环境治理。
     各位代表!成绩属于过去,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勇争先,为实现茅箭新的跨越发展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