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5日)

索引号
K26058142/2021-50302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21年12月27日 17:40:00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
文号

点击查看:一文读懂茅箭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1月5日在茅箭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李 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修生态、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双胜利,圆满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五年跨越赶超,区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五年来,全区上下拼搏实干,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预计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是2016年的1.6倍,年均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占全市总量1/3,年均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5亿元,较2016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20元,年均增长7.5%。

——五年固本培新,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健全。五年来,我们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心无旁骛谋项目、引项目、扩投资、促发展。实施重大项目468个,新引进注册规模项目106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6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民间投资的“活水”不断注入,占比达投资总量的65%。着力汽车产业延链优链补链,建强做大东风商用车生产基地,建成国六绿色排放系统生产基地、高轻自卸车生产基地、高端应急消防装备生产基地、变速箱齿轮同步器生产基地、汽车软轴线束产品生产基地。致力发展“三新经济”,月星环球港商业中心、阳光智联网络货运中心、煤炭储配交易中心、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运营。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追日润半导体封装测试、华兴空天激光陀螺仪、信诚陶瓷基板等项目落地,入选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区”。

——五年尽锐决战,脱贫攻坚成果成绩斐然。五年来,我们坚持产业促脱贫不动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围绕“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统筹资金15.2亿元,建设扶贫项目325个,落实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等一揽子政策。新建乡村旅游景点28处、公厕48座。易地搬迁安置978户2990人。改造农村住房330户、农村户厕1777个。茶叶、猕猴桃、中药材、香菇、蜂蜜、光伏等产业覆盖至各村。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提升。2019年4月,茅箭率先在全市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五年综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五年来,我们坚持综合施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投入资金10余亿元,实施生态重点工程38个,完成区域性污水处理设施布局,铺设污水收集管网91.5公里。率先探索泗河治理,创造性推行污水、清水、混流水“三水分治”模式,2019年5月18日泗河水质出现历史性拐点,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治水经验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作交流,泗河被列为全省健康示范河湖。开展餐饮油烟、建筑施工扬尘等专项整治“雷霆行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赛武当保护区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大川镇荣获“全省森林文化小镇”,东沟村荣膺“全国生态文化村”,营子村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马赛路入选“全国美丽乡村路”。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连续五年“向好”。

——五年强基赋能,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动力。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区乡村三级帮代办服务不断升级,301个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通办,减审批成效位居全省第五、减时提速80.2%、材料精简97.6%、跑动压缩100%。在全市率先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围绕个人和企业两个全生命周期,实现“关联事项、一网通办、一表申请、一链办理”,线上线下多场景融合,“一事联办”工作在全市复制推广。持续深化工业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率先推行“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项目开工投产一路加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设立新动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对口协作联系密切。完成城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创成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

——五年建管并重,城市品质面貌加速升级。五年来,我们推进城市建管,加强城市治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城市发展绽放新姿。林荫大道ⅠⅡⅢ号线、航空路建成通车,完成东风八万辆物流通道建设。对北京路、重庆路、天津路等主次干道进行改造,武当路复线、G209垭子至大川段改扩建等市政道路加快建设,城区五纵三横路网基本成型,南部山区三纵一横道路全面贯通。新建人行天桥7座、贯通微循环道路32条。投入34亿元,对百二河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上湾、老街等17个片区,11200户居民搬出棚户区。坚持“为民创建、创建为民”理念,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大提升和文明创建补短板,改造升级老旧小区474个、背街小巷116条、农贸市场10个,居民满意度和支持率居全市第一,为十堰高水平创成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堰街道、鸳鸯村、实验中学分别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称号。

——五年共建共享,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高。五年来,我们坚持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推进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城镇新增就业30989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7%以内。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标准实现“五连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学校5所,改扩建7所。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抗疫决定性成果,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承办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湖北分会场)集中示范活动。食品药品、农产品等安全监管全面落实,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区、乡、村全覆盖。高质量完成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积极探索矛盾纠纷“1131”预约化解、“三联共治”工作法,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持续加大特种设备、城市燃气、地质灾害、消防等安全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全区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荣获“全国普法中期先进区”“全国信访‘三无’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成功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示范区”“省级消防监督管理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实施“三抓一促”“晒成绩、比贡献、争一流”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持重大问题向区委汇报,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理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33件、政协提案488件。在区政府的带动下,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机关事务、共青团、工商联、老干部、工会、审计、档案、保密、残联、慈善等工作也取得新进步!

即将过去的2021年,大事要事难事交织叠加、发展稳定安全任务繁重,区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盯“开局漂亮、全年精彩”目标,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较好完成了年度任务。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力保经济发展不松劲。推行重大项目周调度、月观摩、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坚持每月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确定重大项目111个,完成投资212亿元。累计外出开展招商活动40余次,重点对接了宝龙达笔记本、氢蓝时代氢燃料电池、吉利新材料电池等项目。首创“秋购汇·茅箭金秋消费季”系列活动,提振商贸企业发展信心。在全市第二、第三季度绩效考评中,茅箭区均获第一名。

——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档。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统筹资金1.95亿元,实施102个固脱贫促振兴项目,改造升级生态茶园、果园1300亩,发展竹产业、林下中药材、林下养蜂、特色小水果等林下经济2000亩。建设扶贫消费专馆5家,销售农副产品1.5亿元。开展“多彩金秋·花样茅箭”等文旅农活动,接待游客16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0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不停歇。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差异化创建思路,深入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413名科级干部包联服务331家企业,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创建全市首个网上中介超市、首个一站式税务专区、首个民商事调解中心,实现“一键办理、一站受理、事和商赢”的目标,打造十堰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区。

——紧盯安全稳定不懈怠。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持预防为先,做实做细“人物地”同防,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多点触发、应急处置、全民防护”四张网,落实进口货物、冷链食品闭环管理,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消防等重点领域执法,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193处。

——增进民生福祉不止步。高度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回应处置小区物业管理、城市安全隐患、道路微循环等矛盾。全力保就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82场,新增就业663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13人。完成51中学整体搬迁,人民小学南校区改扩建,新增学位7000个。推进区疾控中心业务楼、茅塔和鸳鸯乡卫生院改扩建。推进泗河流域、普林工业园污水管网升级等8条支沟综合治理。扎实推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各位代表、同志们,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成绩,刻印着干部群众的奋斗历程,倾注着全区上下的心血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鼎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群策群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倾力配合、积极参与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茅箭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中总会暗含问题,成绩中仍有不足。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亟待提高,干部的专业素养、执行能力亟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新一届区政府认真研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